Tuesday, December 18, 2012

不平凡的平凡大眾


一直很喜歡台灣大眾銀行廣告「夢騎士」,所以對於其真實故事的紀錄片「不老騎士」十分期待,昨天終於有機會在電影院裡觀看,五年前有十七位老人家,能夠以八十多歲高齡在十三天的環島旅程中找到生存的意義,每一位老人家都擁有著不同動人的生命歷程,構成一幅台灣人的近代歲月縮影,在這一次環島旅程之中,藏在十七位銀白髪絲間擁抱了晶瑩剔透的目標,證明追求夢想是沒有年齡的限制,勇氣超越了身體的限制,路途崎嶇但他們互相扶持,困難一次又一次的克服,歡樂一個接一個來到,而我在電影院內,淚水卻被感動的片段一點一滴湧出來了。

這套紀錄片是浪漫的,追求夢想,就是人生存的意義。



【不老騎士-歐兜邁環台日記】正式預告‏

2011大眾銀行形象廣告 -夢騎士完整字幕版

Friday, November 30, 2012

那裡會是個天堂





















"那裡會是個天堂" 盡管電視廣告是這樣說的。多年來新加坡一直是我提不起勁要到的旅行地點,當我告訴身邊的朋友我要去那邊旅遊,無不驚訝為何要選擇新加坡呢?大概大家都覺得那地方除了悶熱之外沒有亮點。抱著沒有親身去過又點可以話佢悶嘅心態決定去一次,更何況我好奇近年香港的學者或政府商界等人仕常常拿那裡的民生、經濟等事項出來和香港比較的新加坡是一個怎樣的地方,所以我反而十分期待這次旅行。

對於新加坡所見所聞,我的感覺是十分好的,我當然只是(能)以遊客的身份心態去認識這個城市(不過今天其實去尖沙咀心境也一樣吧),那裡的街道井然有序整潔,樹蔭處處令人走在街上不覺淡熱,由於的士的車資不太貴而多選擇了地面交通工具,也可以藉機親近多一點這城市的容貌。普遍的樓宇密度不高,曾走進的公營屋苑感覺明亮、私人靚樓大露台係基本必要、而遠離巿區更多的獨立屋區就像加多利山或赤柱(而不是錦綉花國的高密度獨立屋),旅遊區也保留了很多殖民地時代的大少舊建築物(大草地隨處能找得到),是作為遊客認識新加坡歷史的門口。我曾在那裡的國家博物館參觀時所聽過其中的一段介紹,他們不但沒有把殖民時期的故事消滅而且更肯定了英國人萊佛士Stamford Raffles對於新加坡的貢獻,相對於我們回歸後所謂"政治正確"的觀念著實看得很感慨。

在那邊每天都看一下當地報紙了解民情,當然也會見有殺人兼自殺等事情、新出樓盤等等。記得一次的士司機向我們抱怨新加坡無乜選擇(發圍機會)、所有事情也是預期之內的安全太沒意思。或者這地方就是太安全了(對遊客來說很好),或太預期之內(沒有驚喜太悶了?),不過我卻喜歡這裡再差都有一條生活底線(水準),對於我這個外來遊客(來自比較城市-香港的我),無疑產生一份不錯的旅行印象。
















送上一段關於旅行的文章,我覺得梁文道先生寫得很有意思。
http://thehousenews.com/leung_man_tao/%E9%81%8A%E5%AE%A2%E5%A4%A2%E6%83%B3/


新加坡 "那裡會是個天堂" 電視廣告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62KpoiBRlo

Monday, October 15, 2012

Chino Otsuka 大塚千野


今天在《平行視野:日本韓國當代攝影展》展覽中觀賞了日本視覺藝術家Chino Otsuka 大塚千野的"找自己 Imagine finding me"系列作品,展示她把二、三十多年前的旅遊生活舊地重遊一次,藝術家將兒時和現在的自己都放進同一張小小照片,每張作品都有兩個她,這是一次穿越時空之作,正如作品的主題所說:「如果可以和過去的自己相遇,將會有很多事情要問要講。」

作品造就和小時候的自己相遇,靜靜的,陽光依舊時間停留。有些作品不需要放得很大的看,細小的也足以打動人心。

"找自己 Imagine finding me"系列
1976 & 2005, Kamakura, Japan, 2005.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http://chino.co.uk/


Sunday, March 18, 2012

遊牧藝廊 | The Picture Floats

拿著照相機的人隨心漂流,所到的地方都可以是創作的場所,拍下的作品,換來心靈上的無限滿足,繼而把這樣的好事情跟陌生人分享,天時地利人和都為作品不斷增值,他們這班遊牧影友的處處展覽,絕對是一個個完滿創作的示範。
由構思到決定執行,中間經過擦身而過的伙伴、也有曾經想放棄的念頭、或意見分歧的狀況。
到這一刻能夠留下來正式開始的,未必踏上了一條通往成功的直路,可以肯定的是大家將會擁有一次難忘的創作經歷,也是一條創作的不歸路。你們知道嘛,最好的教育不是不斷灌輸,而是把學生推去學習追求知識的不歸路讓大家各自出發!往後的路有多長,就在於追求的信念有強。

Wednesday, March 07, 2012

收藏


我是一個很愛舊物品、舊事情的人,從喜愛舊物品到收集到收藏舊物品,經歷了一段時間,也試過轉換收藏對象、學習當中的價值、縮小收藏範圍而成為今天的收藏題材,我相信大部分志同道合的人都會有或多或少以上本人經歷吧。

當中一個收集題材是我一直十分著迷的。「教育」是什麼?教育是我十分感興趣的題目。舊教學書本、教學海報掛畫等,從欣賞的角度來看,舊課本裡的畫作風格很美。從懷舊的方面來欣賞,這是最為有共鳴的一個角度,永遠不會令人失望的閲讀方式。對於我來說,教課書的內容卻代表了一個個時代的價值觀,今天來看,另有一番閲讀可延性,在不同的年代也有著不同的詮釋可能性,這也許是我最為著迷的地方。

儲物的意義人人有著不同的故事,價值也因為個人背後的故事而分別很大,千金難買/賣心頭好,這裡我想說的是價值而不是價錢。

我所收藏的當中一個題目「膠擦」,將要離開我了,我打算全數送給一個朋友!除了兒時所用有舊也有復刻的ABC膠擦。另一方面,還有少量不能分類的舊膠擦都不保留了,雖然這些舊膠擦對我來說是多年的珍藏,捨得將她們交到這位朋友的手裡我卻很放心,因為她是一名舊膠擦的收藏家也是我的多年朋友,這樣子一次過交到她那裡,包括了她本身的大量收藏必定很可觀,作為藏物狂也是一件開心事情。期待有一天,大家可以有機會欣賞她的多年的收藏和背後的故事。

Sunday, February 19, 2012

謝謝您 The Upper Station (photo gallery)


兩年的光景,這間上環純攝影藝廊要結束了,這兩年間所舉辦的攝影展與及工作坊,作為我們一衆攝影迷提供了一個十分理想的交流聚腳點。這樣的好地方,從此以後又消失了一個,可惜!香港少了一間這樣專門的攝影藝廊,損失的將會是大衆的,藝術攝影工作者和觀衆少了一個很好的平台互相交流。

我不想就此定義為高地價的迫害!皆因這肯定不只是唯一的問題吧,在這個所謂世界排第一的自由經濟體系,好處和壞處是並存的!進取的人會利用這種自由氣氛,正所謂工字不出頭,可以由當年的小販或小生意做起致富,不過有人說這樣的年代已經過去了。當然,每個年代的奮鬥故事都要不斷的改編才能生存,當中唯一不變的就只有停不了的努力,找尋每個年代的獨特機遇才會有成功的可能,才可以在這原來經已不公平的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子!

另一方面,常說打開門口做生意的,如果根本就沒有足夠巿場支持、又或許沒有足夠的知音捧場,事情再好的註定都是失敗,但請不要忘記我們也是有份間接推倒事情的幫兇,不主動去學習欣賞,不主動去發掘好好生活的可能性,我們生活圏裡頭的敬業冰室、樂業的小商店等等也肯定會提早消失!到最後生活方式的選擇變少,損失的將會是大家。所以我非常敬佩這些,本身就知道自己輸在起跑線上還是努力嘗試的香港精神。

雖然把攝影藝廊和冰室、小商店混為一談有人會認為好像說遠了。不過,以今天這個人人都在拍照的年代,這門玩意之普及和力量絶對影響或主宰我們的日常生活,不論你利用攝影來作為創作、記錄、表態、發洩、示愛或當武器等!我們不如從今天起,多點認識這門玩意是什麼,這個地方賣相機的商店夠多了,而這樣的推動攝影藝術的地方嚴重缺乏,在某些文化水平高的國度裡,藝術已經成為他們的生活必須品,觀衆同樣需要教育、培養。如果不與這門既是科學又是藝術好好相處,長遠來說我們都會最終被這影像氾濫的年代中沒頂吧!

可悲的是身處這個所謂世界四大夜景之地,以香港人工作時間之長又會有多少人可以放慢腳步去享受生活呢!而我知道,其實香港還是有很多低下階層從來未踏足過中環這個地方,更不用說能夠上山頂欣賞香港夜景吧!

The Upper Station (photo gallery) 快將像當年中環的OP gallery、油街藝術村一樣,對很多年青人來說可能只是傳說中的故事!不過對我來說,肯定是一個曾經被鼓勵自己努力追逐夢想、曾經開闊眼界心靈的大門吧!而香港,需要更多這種可以交流攝影藝術之地方。

Tuesday, January 31, 2012

香港需要一個玩具博物館


新年假期前參觀過的玩具展覽,展品豐富多彩,由舊到新、從出口到內銷、從洋娃娃到飛機大炮、由個人藏品到玩具廠商的參與,跟有份參與策畫和分享私人珍藏的搞手談論了一會,我覺得香港絶對有資格擁有一個世界級的永久玩具博物館。
觀眾層面可以由小朋友到老人家,本地居民以及外國遊客,欣賞方式又可以是純粹懷舊也可以是文化歷史硏究!我們還欠什麼呢?害怕做多錯多嗎?又怕來年財政盈餘不足夠?害怕又製造了多一個沒有人認同的項目?還是怕沒有觀眾?雖然香港當下還是欠缺很多,很多急切性的問題還是在走冤枉路,不過似乎最欠缺的只是一個稱職的政府吧!

http://www.toyshk.org/docs/toymuseum.pdf

Sunday, January 22, 2012

「長洲的生活令我活得謙卑」

在這個小島上的居民,不論你是家財萬千,又或許是返工返學的基層巿民,也不會擁有名車或司機接送代步,每天不論風雨都總靠一雙腿或一輛單車把自己送到碼頭。在渡輪上人人平等包括了社會上各種崗位,當中還有第一天和最後一天乘搭的居民,說的正是初生新嬰兒和回老家安葬的老長洲,生老病死,悲歡離合的故事也可以在這一條進出城市的船上找到了。
住在長洲的人,時間觀念是很強烈的,就算一個怎樣胡塗混賬的人,每小時的渡輪班次是不能不上心的,否則受害的都只會是自己,還有那些等候你的人!就算有私人的緊急事務也不會有的士來打救你,遲到就是遲到,而且是以半小時又或是一小時計算絶不含糊的!
在島上的居民所住的房子基本上是沒有千萬呎會所,純樸簡單沒有什麼可以炫耀的,所以有錢人是不會選擇搬進來受苦,這裡有的只是海是山、和各種小動物,例如離開我家門口的運動場和海灘也是十分鐘內的步行距離,而且是大家共同擁有的大自然,擁有者當然還包括所有踏足島上的遊客或島民。
由於路途遙遠,我每天的背包內總是裝滿一天所需要的東西,也要把適當場合的衣服穿著好或帶好,因為總不會為了放工回家才換衣服出席晩宴,而花上額外過多小時的來回船程吧。
很多住在長洲的朋友,應該會被問得最多的問題是往返工作的地點要多少時間,又或者是何時才搬出香港住等必問題。我常想,為什麼要搬出香港住呢?問題其實是問的人所擁有的地域觀念"什麼才是城市(生活)的中心"?如果公司在中環或附近,住長洲或許比起很多其他地方都舒服,而只有儍的人才會找個老遠的天水圍來工作。望著海食早餐看看報紙上上網為一天開始作好準備,當然各位島民那張日復日面書上載的"從晴朗的水平線出發"都受夠的了!太可不必再重複上載了!渡輪或許和巴士地鐵的分別是渡輪上不設企位,所以我從不擔心要站一程船,除了那些裝酷老是站在船邊吹著海風的浪人吧。
其實我相信住在長洲的大多數人都是自己選擇的,我選擇住在沒有百貨公司、領匯商場、港鐵、星巴克、翠華、私家車的島上是因為這裡的不完美,但是這個島上有自己的家庭、朋友、成長的故事和根本就足夠的生活所需。
而我生活的中心,正正就是這個小島,回家的感覺永遠是最好的!